文湖線是台灣第一條捷運,正因為是第一條,所以當時缺乏各種經驗,面臨到像是土地徵收、運量評估、時程壓力等等的困難。通車後經歷過幾次路線整合,最終採用了高架式、中運量、分節車廂的體質,多年後回頭看簡直就是一場悲劇,像在台北市的臉上劃了一道深深的刀疤。
如果我是經手過文湖線的台北市長,我跟朋友約吃飯應該都會避免約在看得到文湖線的地方,遠遠看到101會覺得那是台北氣派地標,遠遠看到文湖線則會覺得幹那三小醜死了。雖然說也不是沒有好處啦,每當我被天龍區的單行道弄到有點失去方向感的時候,只要騎到路口左右張望一下,半空中橫著一根高架橋的就是復興路啦,醜但有用,雖然醜。
高架式因為空間關係,北上與南下月台之間必須要透過天橋連結,沒辦法像地下捷運一樣分左右兩條軌道、月台統一在中間。而閘門又只能往單邊出(因為捷運站都是蓋在大樓裡面,做雙邊出等於還要再徵收馬路對面的大樓),所以其中一個方向的乘客就要走天橋繞到另一邊去搭車,運氣不好如果目的站的閘門也是在同一邊的話,到站後就要再走天橋回去閘門,極度浪費時間。
文湖線動線 |
又是因為高架式的關係,只有它是在地上三樓,其他系統轉乘都是很愜意的上下一兩層,路線簡單好懂。只有扯到文湖線的時候就要莫名來回六層樓,我去過芬蘭、美國東西岸大城還有日本好幾次,我可以保證文湖線的那個登天電扶梯絕對是觀光級的奇景,「我是誰?我在哪?」只要一踩上文湖線的登天電扶梯,就會這麼懷疑自己。
文湖線登天電扶梯 |
還沒噴完,文湖線的中運量分段式車廂,使得車廂空間極度狹小,比起其他捷運線至少了一隻手臂的寬度,導致所有人都擠成一團。這已經不是人潮太多或沒有保持距離的問題了,當空間小到一個程度,隨便站幾個人都會擠成一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